機床鑄件恢復不佳的原因在哪里?
通過對幾種傳統焊補工藝在機床鑄件缺陷處的修補結果,分析機床鑄件恢復結果不佳的原因。通過對鑄造缺陷修補機在機床鑄件的恢復結果的研究,確定一種確實可行的在機床鑄件上恢復的新技術及其工藝。
傳統焊補工藝的焊補結果及分析材質HT200,導軌缺陷處面積S《1000MM2,深度H《8MM。熱處理狀態(tài):3件未進行表面淬火,1件已表面淬火。用鎳基焊粉F103,電弧焊用鑄鐵焊條:Z308、Z248.2。1.2噴焊設備,電弧焊設備,鎳基焊粉F103(C≤0.158.0《CR《122.5《SI《4.51.0《B《1.7FE≤8其余NI),鑄鐵焊條:Z308,Z248。
噴焊
按噴焊工藝執(zhí)行,將導軌面預熱到150℃以上,完成初步焊粉的噴涂后,將噴涂面加熱到900℃-1200℃以上,使焊粉熔化后形成平整面。由于預熱及加熱時間長,工件受熱面積較大,熱應力較大,比電弧焊更容易產生裂紋,同時線收縮產生裂紋傾向更大。由于裂紋傾向受噴焊時間、噴層厚度等因素影響,缺陷大小受到一定限制,而且焊補的缺陷需清理干凈,由于噴粉中含FE量比例較高,形成的噴層較電弧焊與母材的顏色更相近。但因具有一定量的NI,所以無法與母材顏色更接近,焊補后可以進行機械加工。
電弧焊
用鑄鐵焊條Z248進行焊補,焊補工藝分兩種,其一種:焊前預熱到550℃-650℃,焊補后保溫5-8小時;其二種:工件焊前不預熱,焊后保溫3-4小時。兩種方法均易出現裂紋、硬點,焊補后不容易進行機械加工。焊條價格便宜。用鎳基鑄鐵焊條Z308焊條焊補,焊層與焊層之間應停頓冷卻到60℃以下,焊補區(qū)少氣孔、裂紋產生,機械加工性良好,結合強度高、無脫落現象,由于機床導軌加工后吸油及焊條吹力的影響,易產生咬邊、形成“焊補痕跡”,焊補區(qū)顏色與母材有很大區(qū)別,而且焊條價格昂貴。
結果分析
傳統的噴焊、電弧焊工藝,焊補后易產生裂紋,工件易受熱變形,容易出現二次氣孔,焊補處金屬顏色與母材差異大是其共同的特點,這也是傳統焊補工藝不能徹底解決機床導軌缺陷恢復的根本原因。
相關資訊
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淺談線切割機的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項 中走絲線切割 線切割機床 電火花線切割
- 線切割機床在遇到光潔度不好時怎么處理? 中走絲線切割 線切割機床 中走絲
- 中走絲線切割X、Y軸的直線度改如何正確保養(yǎng) 線切割 中走絲線切割 線切割機床
- 跟線切割工作液有關的斷絲
- 數控電火花穿孔機為何會漏電
- 如何維護電火花打孔機
- 怎么確定線切割制件的加工余量
- 寶瑪數控電火花線切割操控軟件的使用規(guī)范
- 線切割的操作小竅門
- 冬季寶瑪水基工作液凍住的話如何解決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